1、周四,上证指数报3280.46点,上涨0.58%,成交额3895.31亿。深证成指报11163.42点,上涨0.53%,成交额4433.45亿。创业板指报2241.98点,上涨1.06%,成交额1806.89亿。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两市超2800只个股下跌,两市成交额8328.76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33亿。盘面上,CRO、证券、食品加工、房地产等板块涨幅居前,超导概念、有色金属、汽车零部件、汽车整车等板块跌幅居前。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5.43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5.34亿元,深股通净买入0.09亿元。
2、周四,恒生指数跌0.49%,报19420.87点。国企指数跌0.26%,报6652.16点。恒生科技指数涨0.40%,报4406.44点。新能源汽车、医药、内资券商股、航空货运与物流、建筑产品、经销商、媒体、电力、纸业股、CXO概念板块领涨,蔚来涨近8%;化学制品、恒大系、房地产服务、在线旅游、有色、消费、能源等板块低迷。南向资金净流出34.21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流出18.62亿港元,港股通(深)净流入15.59亿港元。
3、截至8月3日,北交所上市公司210家,当日无新增。总市值2734.14亿元,成交金额10.08亿元。
4、两市融资余额:截至8月2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7792.7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22.64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7116.1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7.20亿元;两市合计14908.8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29.84亿元。
5、中证网:前7个月,共有210家公司完成首发募资,较去年同期的205家略有增加;累计募资2478.7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504.52亿元略有减少。IPO整体通过率略有下降。注册制改革以来,IPO保持常态化,预计将出台更多提升资本市场活跃度的政策。
6、证券日报:截至6月底,在近两年连续8个季度中,均能实现正收益的私募产品共计363只。进一步分析上述产品季度“八连胜”对应的策略后发现,债券策略在季度统计周期下表现最佳,“八连胜”产品占该策略产品总数的12.37%;展望下半年,指数增强策略被多家私募机构看好。
7、中证网:7月以来,机构密集调研京东方A、闻泰科技、欣旺达、深南电路、环旭电子等30家A股苹果产业链公司。下半年手机市场是传统旺季,新品将密集发布,手机行业或迎来温和复苏,建议投资者关注2023年下半年iPhone15技术创新带来的机遇。
8、上证报:一季度,A股共有488家医药生物上市企业,剔除7家未盈利的上市药企,有29家药企的销售费用率超过50%。医药企业销售费用占比过高是业内普遍现象,部分药企存在一些利益输送等违规情形。未来药企销售费用仍存进一步下调空间。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药企会发展得更好,研发费用增长是趋势。
9、大秦铁路:针对网传暴雨致大秦铁路停运传闻,公司方面回应,作为国家运煤的战略通道,暴雨期间大秦线运量有减少但不可能中断,8月2日的运量为120万吨,大秦铁路7月以来日均煤炭运量为121.8万吨。
10、中国东航:为配合浦东国际机场四期扩建,满足公司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保障设施需求,全资子公司上海航空有限公司拟购置土地迁建东航浦东国际机场维修基地项目,该项目总投资估算为31.59亿元。
11、华夏基金: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11亿元,净利润10.75亿元,综合收益总额11.08亿元。截止6月30日,华夏基金母公司管理资产规模为18016.65亿元。
12、亿纬锂能:上半年净利润为20.39亿元-22.42亿元,同比增长50%-65%。随着新工厂、新产线进入量产阶段,公司出货规模增长迅速。储能电池方面,收入规模实现倍增。动力电池方面,乘用车领域适用电芯产能增加带来了收入的增加。
13、海象新材:全资子公司越南海欣决定自8月4日起大幅减产。因美国海关溯源要求,公司所涉行业产品进口商需向美国海关提交原材料供应链溯源资料,目前越南海欣正处于配合客户提交材料等待美国海关审核的阶段。此次大幅减产将对公司2023年业绩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14、大全能源: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3.25亿元,同比下滑42.93%;净利润44.26亿元,同比下滑53.53%。主要系报告期内受硅料市场新增产能陆续释放影响多晶硅价格大幅下跌所致。
15、英国金融时报:在欧洲上市的公司数量已降至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低水平,突显在经济放缓和赴美上市具有吸引力的背景下,欧洲IPO市场面临严峻形势。只有34家公司今年上半年在欧洲上市,上半年企业在欧洲上市筹资总额仅为24亿欧元。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作为技术交流,若有实盘,后果自负!
融汇e家,让证券投资变得简单,实现资产增值!关注我们,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