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一,上证指数报3269.32点,上涨0.14%,成交额4531.77亿。深证成指报12097.76点,上涨0.98%,成交额6089.18亿。创业板指报2613.89点,上涨1.08%,成交额2084.88亿。总体上个股涨多跌少,两市近3600只个股上涨。两市合计成交10620.95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3130亿。盘面上,一体化压铸、教育、AIGC、航空发动机等板块涨幅居前,旅游、煤炭、新冠药、证券等板块跌幅居前。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186.14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94.35亿元,深股通净买入91.79亿元。
2、周一,恒生指数跌2.73%,报22069.73点。恒生科技指数跌4.84%,报4580.22点。国企指数跌3.57%,报7496.07点。碧桂园、哔哩哔哩、平安好医生跌超8%,阿里健康、阿里巴巴跌逾7%,携程集团、腾讯控股、京东健康跌超6%,小米集团、快手、京东集团跌超5%。南向资金合计净卖出69.04亿港元,港股通(沪)净卖出37.56亿港元,港股通(深)净卖出31.48亿港元。
3、截至1月30日,北交所上市公司166家,当日新增1家。总市值2281.34亿元,成交金额7.81亿元。
4、两市融资余额:截至1月20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7479.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78.07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6708.5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97.77亿元;两市合计14187.7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175.84亿元。
5、高盛:对春节假期过后中国股市行情持乐观态度。季节性因素、上行风险以及盈利增长等方面将推动市场走高,低配或做空中国股票的下行风险要高于战术性做多。估算2023年底MSCI中国指数远期市盈率应在12倍左右。
6、21世纪经济报道:中信证券等23家券商或上市母公司披露了2022年度业绩快报或预告,仅方正证券、粤开证券和麦高证券净利润实现了逆市增长,其余多家券商业绩亮出“红灯”,营收净利双重下滑。业内表示,权益投资受市场和投资管理能力的影响,发生较大金额的亏损,成为券商业绩不利的主要原因。
7、京东方A:预计2022年净利润75亿元-77亿元,同比下降70%-71%。受终端消费需求明显下降、下游品牌客户保守采购策略及行业低价竞争态势等方面影响,部分产品价格降幅明显,半导体显示业务经营业绩面临巨大压力。
8、紫金矿业:公布三年(2023-2025年)规划和2030年发展目标纲要,碳酸锂2023年产量指标为0.3万吨;2025年产量指标为12万吨。绿色发电2023年装机容量规划为350MW;2025年装机容量规划为900MW。
9、顺丰控股:预计2022年净利60.5亿元-62.5亿元,同比增42%–46%;扣非净利润为52.5亿元-54.5亿元,同比增长186%-197%。
10、比亚迪:预计2022年净利润160亿元-170亿元,同比增长425.42%-458.26%。
11、长安汽车:预计2022年净利润73亿元-87亿元,同比增长105.49%–144.90%。报告期内,自主品牌业务表现强劲,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主要合营企业因处于战略换挡期,规模及效益出现较大波动,投资收益大幅降低。
12、北汽蓝谷:预计2022年净亏损52亿元-58亿元。2022年受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动力电池等零部件成本上涨,挤压公司利润空间,对公司业绩产生较大影响;产品销量还处于快速提升期,规模效应不明显。
13、凯莱英:预计2022年净利润32.9亿元-33.5亿元,同比增长208%-213%;预计全年收入101.13亿元-103.45亿元,同比增长118%-123%。预计小分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15%,新兴业务板块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45%。
14、海螺水泥:预计2022年净利润为139.73亿元-166.33亿元,同比减少50%-58%。2022年,受房地产市场下行、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水泥市场需求下滑,水泥产品销价及销量同比下降;同时受煤炭价格及电价上涨影响,公司产品成本同比上升。
15、永太科技:预计2022年净利润5.1亿元-6.5亿元,同比增长81.96%-131.91%。报告期内,加速推进锂电材料的产业链布局和产能扩张。随着新产能的陆续释放,锂电池材料产品产销规模较去年同期增长较多。
16、江特电机:预计2022年净利润22.5亿元-25.5亿元,同比增长483.25%-561.02%。报告期内,受益于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锂盐业务外部环境持续向好,下游需求持续增长;碳酸锂产品销售价格同比出现较大幅度上涨。
17、晶科能源:2022年全年组件出货44GW以上,超额完成目标,2023年N型出货占比预计超过60%。公司N型TOPCon电池量产效率稳步提升,当前已达25.1%。良率与PERC持平并持续优化。SE等新技术提效手段正稳步导入。
18、君实生物:预计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4.46亿元左右,同比减少64.07%左右;预计2022年净亏损23.96亿元,同比亏损增加232.36%左右。
19、药明康德:预计2022年净利润88.14亿元,同比增长约72.91%。
20、以岭药业:预计2022年净利润21.5亿元-24.2亿元,同比增长60%-80%,报告期内公司主导产品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实现一定幅度增长。
21、万华化学:自2023年2月开始,中国地区聚合MDI挂牌价17800元/吨(比1月价格上调1000元/吨);纯MDI挂牌价22500元/吨(比1月价格上调2000元/吨)。
22、牧原股份:预计2022年净利润120亿元-140亿元,同比增长73.82%-102.79%,2022年生猪销量较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
23、正邦科技:预计2022年亏损110亿元-130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88.2亿元;报告期内,生猪养殖板块销售生猪844.65万头,销售收入89.54亿元,单头销售价格1060元,销售规模及销售价格较去年均有所下降。
24、欧菲光:预计2022年净亏损41亿元-52亿元,上年同期亏损26.2亿元。受特定客户终止采购关系的影响,2022年与特定客户相关的出货量同比大幅下降。因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全球疫情反复等限制,公司部分产品出货量同比大幅下降。
25、恒久科技(8天7板):预计2022年亏损1300万元–190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1.6亿元。报告期内,受新冠肺炎疫情持续的影响下,控股子公司福建省闽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业务开展受到较大影响,新业务开展缓慢,部分应收账款无法收回,造成2022年整体经营业绩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