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洋丰(000902、龙头、业绩增长):2022Q3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21.52%,布局新能源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华测导航(300627、龙头、业绩增长):高精度定位龙头,继往开来空间广阔
硅宝科技(300019、龙头、业绩增长、业绩改善):建筑密封胶头部地位稳固,工业胶快速扩容
鹏辉能源(300438、业绩增长):聚焦储能业绩高增享红利,布局钠电放量在即
均胜电子(600699、龙头、业绩增长、业绩改善):汽车安全盈利修复,汽车电子加速布局
1、新洋丰:2022Q3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21.52%,布局新能源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22.81亿元,同比增长28.75%;归母净利润12.01亿元,同比增长14.36%;扣非归母净利润11.83亿元,同比增长13.82%。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26.64亿元,同比下滑6.01%,归母净利润2.80亿元,同比下滑19.99%,扣非归母净利润2.72亿元,同比下滑21.52%。Q3营收增长主要系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产品价格及成本均同比上涨所致,利润下滑主要系复合肥、磷肥销量同比下滑及成本均同比上涨所致。
布局新能源行业,开启第二增长曲线。1)公司拟投资60亿元建设30万吨磷酸铁、15万吨磷酸铁锂及相关配套项目。其中投资25—30亿元与龙蟠科技下属子公司、格林美下属子公司分别设立合资公司建设20万吨磷酸铁及相关配套项目,首期5万吨磷酸铁于今年5月底建成投产;拟以参股形式投资格林美牵头建设的不小于10万吨/年磷酸铁锂项目。另与宜都市人民政府签署投资30亿元建设年产10万吨磷酸铁、5万吨磷酸铁锂及配套10万吨精制磷酸生产线项目,预计四季度进入试生产环节。2)公司公告拟投资60亿元在江西瑞昌建设磷化工及磷矿伴生氟硅资源综合利用项目。3)全资子公司洋丰楚元与荆门市东宝区招商局签署协议,拟投资12亿元建设磷矿伴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拟收购竹园沟矿业100%股权,巩固产业链一体化竞争优势。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5.35亿元收购竹园沟矿业100%股权,该矿设计生产能力180万吨/年,目前正处于在建阶段,建设期副产矿石量158.75万吨,投产前三年产量分别为90/120/180万吨。通过本次收购,可进一步稳定公司磷矿石供应、增强公司磷矿石储备,强化产业链一体化优势,为降低生产成本带来积极的影响。
2、华测导航:高精度定位龙头,继往开来空间广阔
公司是国内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领域龙头,北斗系统与行业应用加速融合、高精定位技术迭代优化、多源融合定位技术的发展等多向驱动高精度定位市场快速增长。公司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业内领先,近年来竞争力和份额持续提升,随着北斗系统自主建设推进,国内厂商竞争力有望加强,对标Trimble成长空间广阔。
2020年北斗三号正式开通,北斗系统与行业应用的加速融合,叠加高精定位技术的迭代优化、多源融合定位技术的发展,将驱动我国高精度产业快速增长,艾媒数据预计2022-25年我国高精定位市场产值复合增速高达46%。
建筑与基建、地理空间信息、资源与公共事业三大成熟板块需求持续渗透,公司有望进一步提升份额;新兴机器人与自动驾驶业务具备弹性;综合驱动公司未来发展预期持续乐观。建筑与基建:建筑施工数字化、精细化、智能化要求持续提升;产品性能提升、价格下降驱动场景渗透;打开海外成长空间驱动增速有望保持20+%。地理空间信息:实景三维中国发展提速,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40亿,公司已与1个直辖市、8个省会城市、2个地级市的勘测单位建立深度合作。资源与公共事业:公司当前主要产品农机自动导航、地灾监测等需求预期持续释放,农机自动驾驶2025年规模35亿元,地灾监测十四五期间总体规模41-66亿元,此外水利大坝监测、交通边坡监测等领域也持续具备机会。机器人与自动驾驶:卫惯组合导航产品有望成为自动驾驶L3及以上等级主流配置,框算2025年全球、国内乘用车自动驾驶卫惯组合导航市场规模106、24亿元,而其向L2+及以下等级的渗透将进一步带动市场规模增长。公司已被指定为哪吒、吉利路特斯、比亚迪、长城等自动驾驶位置单元业务定点供应商,业务具备弹性。
3、硅宝科技:建筑密封胶头部地位稳固,工业胶快速扩容
公司是国内有机硅密封胶行业头部企业,拥有24年的有机硅密封胶研发经验和专业的研究团队,现有有机硅密封材料产能约13万吨/年,主要产品包括建筑用胶、工业用胶和硅烷偶联剂,募投项目稳步推进,2022年年底将形成18万吨/年高端有机硅产能。公司2022上半年克服房地产行业开工放缓、竣工不及预期等不利因素影响,建筑用胶实现营收8.56亿元,同比增长18.72%;“双碳”政策背景下,新能源领域用胶需求爆发,公司工业用胶实现营收3.04亿元,同比增长85.35%。此外公司积极布局硅基负极材料,未来有望打开第二成长曲线,实现业绩高增。
建筑胶市场需求稳步增长,公司近年来销量提升,市占率不断增长。存量市场方面,受益于城镇化进程推进和“城市更新计划”推动建筑用胶产品在幕墙、中空玻璃等领域的更新迭代;增量市场方面,有机硅密封胶性能优异,逐渐替代传统用胶,装配式建筑需求高增带动建筑用胶需求同步增长,预计2025年装配式建筑用胶将超120万吨,市场规模超242亿元,公司拥有多个知名品牌,同时与下游各领域龙头企业均有稳定合作,“品牌+头部对头部”效应保障公司建筑用胶业绩稳定增长。
工业用胶蓬勃发展,“双碳”背景下新能源领域用胶需求爆发。在“双碳”背景下,光伏太阳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高速发展,带动工业用胶需求爆发,公司2020年收购拓利科技,提高自身在工业用胶领域的市场份额,同时成功进入世界500强中兴通讯等知名客户的供应链体系。此外公司还积极拓展硅烷偶联剂业务,提高高附加值产品产量。随着新能源领域多个行业飞速发展,公司积极拓展下游各领域龙头业务,有望持续受益。
硅基负极容量天花板超过石墨负极10倍,性能优异,是下一代最具潜力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目前新能源电池需求高速增长。公司2016年起就开始进行硅基负极相关材料的研发,并于2019年建成50吨中试产线,2021年设立全资子公司硅宝新能源建设5万吨/年锂电池用硅基负极材料及专用粘合剂项目。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锂电池材料行业,大力发展硅基负极材料,未来有望打开第二成长曲线,逐步形成“双主业”发展模式,实现自身产业结构转型。
4、鹏辉能源:聚焦储能业绩高增享红利,布局钠电放量在即
公司深耕电池生产制造二十余年,起家于消费电池业务,技术积淀深厚并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切入动力电池与储能领域,凭借出色的产品力及规模化产能逐步赢得客户信任及市场影响力。消费领域,主攻高毛利的电脑、无线耳机、蓝牙音箱、电子烟以及个人护理用电池产品,加快市场拓展并取得多个细分领域的领先地位。动力领域,公司采取大客户战略,深度绑定五菱、长安汽车等客户,目前已经为五菱配套多款车型。同时公司加快转型,强化布局储能业务,营收及利润占比持续提升。凭借产品、产能、客户、技术优势成长为国内综合性电池供应商,平台化优势确立。
储能赛道方兴未艾,性能及成本经济性驱动有望实现高速增长,2025年新增装机量有望攀升至373GWh,4年CAGR达91%。公司深耕储能业务,量利齐升巩固长期竞争优势。量:2022H1公司储能板块营业收入占比达到50%,随着常州、柳州等地持续扩张产能,远期占比或提升至80%。利:优化产品及客户结构,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占储能业务总收入比例提升至70%。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终端消费者以海外居多,能源独立安全及高电价下配储经济性驱动海外市场需求持续走强,较高的价格接受度增强产品定价弹性,从而保障较高的盈利水平。大储方面,公司积极寻求海外供货,盈利水平有望提升。未来随着锂电材料供给释放价格趋降带来电池成本压力缓解、技术工艺优化良率提升、在建产能落地带来规模效应、产品及客户结构优化提升定价能力,公司盈利水平有望高位运行。
1)电池:层状氧化物、聚阴离子等路线研发同步进行,其重点攻坚的聚阴离子产品具备较高的能量密度、稳定性及循环寿命。目前已经生产出圆柱形钠电池样品,预计年底批量生产。2)负极:公司持有成都佰思格8.33%股权向上布局硬碳,后者产品已实现小批量出货,目前正在积极推进项目二期建设,届时可实现2万吨年产能。纵向延伸有助于保障关键材料供应,控制成本提升盈利水平,提升在钠电领域的整体竞争力。
5、均胜电子:汽车安全盈利修复,汽车电子加速布局
汽车安全业务全球龙头,预计盈利逐步修复。均胜电子主营汽车安全和汽车电子业务。2021年安全业务收入323亿元,占总营收71%,约占全球被动安全市场份额25%,为全球龙二。因并购重组整合叠加外部环境影响,安全业务盈利能力受损,2021年毛利率下滑至8.5%。公司通过完善组织架构、减员增效、整合工厂等方式以提升生产管理效率;加大中国区投入、新建均胜安全合肥产业基地、上海研发中心以提高中国区市场份额;转移生产基地至低成本地区以降低成本等措施整合。整合成效显现,公司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Q3实现营业收入约128亿元,同比增长22%,实现归母净利润约2.20-2.35亿元(2021年同期为-2.51亿元),季度间盈利改善。
合作华为、英伟达,发力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公司的汽车电子业务包括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新能源管理三大项,2021年收入127亿,占总营收28%。座舱域控业务已量产欧系客户,同时合作华为共同推进基于华为芯片和鸿蒙操作系统的座舱域控研发,已有定点落地,预计2022Q4量产。自动驾驶获自主品牌联合开发合作,提供英伟达双Orin方案,实现高算力域控制器0-1突破,预计于2024年量产。2021年战略投资激光雷达供应商图达通,公司负责其激光雷达产品的生产、测试、交付环节。公司目前实现域控制器+激光雷达+车载通信终端+软件算法的综合布局,发力智能驾驶。
汽车电子业务客户优质,盈利稳健,订单充沛,将逐步成增长主力。均胜电子的汽车电子业务客户优质,长期合作大众、奔驰、宝马、奥迪、福特、通用、特斯拉等车企,并积极开拓国内自主品牌和新势力车企,提升自主品牌占比;盈利能力稳健,得益于优质客户的规模效应,2021年整体毛利率提升至19.0%(20年为17.4%);在手订单充沛,截至2022年2月累计在手订单(全生命周期)超750亿元,保障公司增长确定性。
风险提示:本内容仅供投资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切勿作为实盘交易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