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天长假、 24.32亿人次 跨区域流动、 293.5亿元 旅游收入 —这个国庆中秋“超级黄金周”,中国消费市场展现出蓬勃活力与韧性。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落下帷幕,这个长达8天的“超级黄金周”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24.32亿人次,日均同比增长6.2%。
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7%,78个重点监测步行街(商圈)的客流量和营业额分别增长8.8%和6%。

一、出行热潮创纪录
今年中秋与国庆双节叠加形成8天超长假期,出行需求集中释放。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累计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24.32亿人次,日均同比增长6.2%。公路出行成为主力,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日均达24261万人次,同比增长7.1%。铁路客运量预计共15396万人次,日均1924万人次;民航客运量预计共1917万人次,日均240万人次。
跨城出行量大幅增长,美团旅行数据显示,平台出行订单量较2024年国庆假期增长超30%。飞猪数据也显示,假期出行客单价同比去年提升14.6%。
二、年轻群体引领消费新趋势
这个假期,年轻消费者成为绝对主力。飞猪数据显示,95后游客预订人次占比最高,达到近四分之一。年轻群体带动了体验式消费热潮。国内目的地民俗体验、旅拍等项目订单量同比增长78%,出境目的地跳伞、海钓等订单量增长30%。
三、文旅市场新变化
文旅消费呈现出深度化、体验化趋势。美团数据显示,超长假期里,在同一城市停留7-8天进行“深度体验”的游客数量较2024年同期增长50%以上。
演出市场异常火爆。虎鲸文娱发布的《2025国庆假期文娱消费报告》显示,10月1日至6日国内演出总观演人次达194万,同比增长39.5%。音乐节、演唱会、体育赛事成为增长最快的三大品类。
县域旅游大放异彩。美团旅行数据显示,假期县域旅游消费预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51%。江苏东台、浙江海宁、广西靖西等县域目的地旅游消费预订单量较去年同期提升超100%。
四、智能绿色消费崛起
商品消费方面,绿色、智能、国潮等成为突出亮点。商务部监测的主要电商平台数据显示,节日期间绿色有机食品销售额增长27.9%,智能家居产品增长14.3%,国潮服装增长14.1%。随着人工智能与各行业广泛深度融合,AI智慧导览、AI行程规划助手等提升了消费者体验感。
县域家电消费呈现爆发式增长。相关平台数据显示,假期前六天县域家电销售额同比增长55%,烘干机、净水机、洗碗机“新三大件”销售额同比增幅均达80%以上。
五、餐饮消费新趋势
“以食引客”成为假期消费的突出特点。大批游客以美食为锚,跟着“必吃榜”走进街头巷尾。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必吃榜”热门城市Top10分别为上海、北京、广州、成都、杭州、苏州、天津、南京、深圳、武汉。
餐饮之外,越来越多的游客融入目的地的公共空间和休闲场所,像当地居民一样体验本地生活。数据显示,9月以来,美团和大众点评中“本地人推荐”“本地特色”等关键词搜索量同比上升438%。
六、出入境旅游双复苏
入境旅游持续火热。去哪儿旅行大数据显示,“China Travel”热度持续走高,假期首日在国内乘坐飞机的外国旅客同比增长四成以上,飞往国内70个城市。
从“中国游”到“中国购”,义乌以文化体验与商贸往来双轮驱动,推动入境旅游市场蓬勃发展。
出境游方面,受免签政策影响,春秋旅游数据显示出境游预订人次同比增长超30%。飞猪数据显示,中俄互免签证开通后,赴俄罗斯旅游订单的预订量同比劲增近2倍。
2025年国庆中秋“超级黄金周”的消费数据确实亮眼,这为节后A股市场的部分板块带来了积极影响。国庆中秋假期消费数据的背后,是持续释放的消费潜力和不断升级的消费结构。随着国家全方位扩大内需、政策红利释放以及消费信心提升,以文化和旅游消费为主导的服务消费将继续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历史数据显示,A股在国庆节后首个交易日上涨概率较高。同时,央行在10月9日开展了1.1万亿元的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向市场精准补充流动性,这被市场视为“开盘定心丸”。加之假期期间全球市场普遍上涨,为A股节后补涨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对于假期涨幅较大、情绪亢奋的板块,建议观望而非追高,耐心等待回调机会。
聚焦业绩主线:10月是三季报密集披露期,业绩确定性将成为市场的试金石。优先选择那些有政策支持、行业景气度高且三季报业绩有望超预期或持续增长的板块和龙头公司。
控制仓位,分散配置:避免单一押注,合理控制仓位,留有余地以应对市场波动。